鋼管廠家在生産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複查管的表面質量、幾何尺寸、重量和鋼号;材料表面缺陷清理;材料下料,對有高标準要求如高合金鋼、不鏽鋼材料的一端鑽孔。
(1)表質量、幾何尺寸、重量和鋼号。要特别注重表面質量複查,應先進行酸浸檢查。複查出的缺陷應全部清除,或在下料時去掉缺陷部分。發現端部不合格,應在下料時去掉不合格部分。複查材料的直徑、橢圓度和長度。如尺寸偏差符合規定,而單位重量偏離标準單位重量較大時,應在下料長度時考慮此因素。
(2)下料。一般鍛制材料比較短,多數為軋制一根鋼管的長度。而軋制和連鑄材料,一般都比較長,需要下料,即将長管材通過剪、鋸、車、折或氧割成軋制工藝要求長度。生産定、倍尺鋼管的管材的下料長度,鋼管廠家生産關鍵要保證成品鋼管的定、倍尺率,并準确考慮管材的加熱燒損,鋼管兩端頭尾切除長度,鋼管生産成品鋼管的尺寸偏差和管材單重偏差等對坯長的影響。對生産非定尺鋼管的管材下料長度,關鍵是不留管材餘頭或餘頭最短,以提高成材率。
(3)鑽端部孔。在斜軋穿孔機上穿制毛管的鋼管原材料,在20世紀50年代都需要在鋼管生産前鋼管原材料前端冷鑽一個孔,孔的直徑一般為φ20~35mm,深度為10~30mm,穿孔咬人時,穿孔頂頭能順利地找準鋼管原材料中心,保證鋼管生産毛管前段的壁厚均勾。後來,有的穿孔機前安裝了熱定心機,加熱後的管壞直接由熱定心機定上孔有的則将鋼管原材料兩端改為同時熱定心,也叫雙頭定心。
20世紀90年代,随着穿孔機設計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在鋼管廠家生産穿孔機主機架内安裝了機内三輥定心裝置、保證穿孔咬人時,頂頭找準鋼管原材料中心,使毛管的前端壁厚均勾,這種先進的穿孔機,也就不再要求鋼管生産前管坯一定要鑽定心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