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擴鋼管工藝起源于二次穿孔,1925年美國格裡廠采用二次穿孔,将直徑為φ305~330mm 的熱擴鋼管擴大到了 φ340~508mm。1928年捷克霍穆托夫鋼管廠在其軋管産線後建成了世界上第壹台斜軋擴産線,将4330mmx(12.5~15)mmx12m的鋼管斜軋擴制玻4545mmx(8~10)mmx12m的熱擴管。1930年美鋼聯國家鋼管廠的勞倫恩廠,在格裡廠二次穿孔試驗的基礎上,在3号自動軋産線組安裝了壹台/660mm擴線。該機組的設備有:2台穿孔機壹台自動軋機子、壹台斜軋擴機子、2台均整機、1台單機架定徑器和壹台三輥定徑機。該機組生産4406~660mm 鋼管時,将自動軋管軋出的355mmx13~15mmx13m的鋼管經再加熱後,在熱擴鋼管機器上可擴徑成 660mmx8~10mmx13m的熱擴管。生産小于355m的鋼管時,鋼管不經過熱擴鋼管機器。1931~1933年美國麥基斯波特廠、捷克霍穆托夫廠和曼内斯曼拉特廠,先後建成投産了711ma和φ1500mm的斜軋擴管。後來很長時間沒有再建設新的熱擴鋼管産線。
世界上第一台拉拔式熱擴線,據記載是米爾鋼管廠設計制造的,1936年安裝在意大利達爾明鋼管廠。該熱擴鋼管配置在該廠的周期軋産線組後,可将 φ420mm鋼管或成品管熱擴成最大直徑4720(813)mm,長度可達15m的鋼管。接着德國米爾又為法國制造了2台(4660mm、4800mm 各一台);1958年意大利因西為委内瑞拉制造一台4610mm 冷拉式熱擴線,1963年為達爾明設計制造了一台φ925mm冷拉式熱擴産線。1993 年意大利達爾明鋼管廠新建成投産了最後一台先進的斜軋擴産線,取代了原有的冷拉式擴鋼管機。
上一篇:螺旋管生産的結構有何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