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内分析師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先前的淘汰落後産能基本是依據裝備熱鍍鋅矩形方管标準來進行淘汰。2019年前,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被淘汰。2019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産能的通知》,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及電爐。在這些裝備标準的制度下,企業就拆除舊爐子,上馬超過300、400立方米的高爐。“結果落後産能不降反升。”
2013年21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産能目标任務,其中煉鐵需要淘汰263萬噸,煉鋼淘汰781萬噸。
2022年底,發布了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19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後産能目标任務,其中熱鍍鋅矩形方管行業淘汰煉鐵落後産能4800萬噸,煉鋼4800萬噸。但根據中國熱鍍鋅矩形方管工業協會今年1月發布的數據,去年全國投産煉鋼轉爐38台,新增粗鋼産能約4500萬噸。僅僅一年就幾乎“彌補”了整個“十二五”期間的淘汰産能。與不斷增加的粗鋼産量相比,淘汰落後産能的數量顯得十分渺小。
另一方面,近年來熱鍍鋅矩形方管行業固定資産投資較高。分析師告訴記者,2012年,熱鍍鋅矩形方管行業固定資産投資6584億元,同比增長3%,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投資5055億元,同比下降2%。雖然冶煉和延伸加工行業的總投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巨大的數量,這必然會産生新的熱鍍鋅矩形方管生産能力,使鋼鐵市場供過于求,産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
此外,從熱鍍鋅矩形方管制造商的投資和對地方财政的貢獻來看,我們還可以理解和分析熱鍍鋅矩形方管的生産能力在擴張時被淘汰的現象。冶金行業研究員姜竹彪告訴《中國産經新聞》,熱鍍鋅矩形方管廠初始投資較大,導緻企業退出成本較高。因此,在政府大力淘汰落後産能的背景下,企業的首選是增加投資,提高生産效率;另一方面,熱鍍鋅矩形方管廠一般是地方支柱産業,為解決地方就業和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将采取補貼等方式,彌補市場低迷時熱鍍鋅矩形方管廠投資增加,利潤率擠壓。
産能過剩是熱鍍鋅矩形方管行業的大難題,然而,在連年增加的淘汰目标下,産能卻依舊越來越大。按裝備能力“一刀切”的産業政策表現為淘汰落後裝備紅線不斷擡高,企業為符合政策要求大幅擴大裝備能力,産生新的産能,形成惡性循環。
僅憑裝備标準難以遏制産能擴張,那應當采取哪些措施?業内人士認為,現在亟須轉變管理方式,确立符合市場規則的限制粗鋼産能新标準。
保護兩個方面來對熱鍍鋅矩形方管産能進行限制。一是完善資源稅、環境稅等稅收制度,提高熱鍍鋅矩形方管廠的可持續運營成本,迫使其自動退出熱鍍鋅矩形方管行業;二是整合熱鍍鋅矩形方管廠,特别是國有控股熱鍍鋅矩形方管廠,增加熱鍍鋅矩形方管廠之間的博弈成本;三是完善地方政府财政結構,減少對房地産、熱鍍鋅矩形方管等第二産業的依賴,從根本上消除地方政府對熱鍍鋅矩形方管廠的隐性補貼。
4月13日,中國熱鍍鋅矩形方管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指出,更嚴格的環保标準是進一步消除熱鍍鋅矩形方管落後産能的有效途徑。王國清對此表示贊同。在她看來,還應該依據能耗、物耗和清潔生産标準(氣體排放和水排放達到一定标準),從能源消耗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