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觀點認為,金融資本和國際投資銀行進入期貨市場可以削弱重點礦商對市場的影響。這種觀點忽略了金融資本、國際投行與重點礦商聯手操控期貨市場的可能。對國外礦山壟斷和操縱市場就表示了擔憂:“世界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三巨頭’擁有近75%的市場份額,導緻即使有期貨也無法發揮其價格導向作用。推出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須充分考慮品種特性,并尊重其現貨市場的發展情況。目前,按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定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于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的儲運問題,有關專家認為,隻要在設計合約制度時盡量貼近現貨貿易習慣,儲運問題也不會成為期貨交易的障礙。通過選擇物流配送中心作為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的交付場所,實施車船闆交付系統,盡可能降低期貨交付成本,促進期貨與現貨市場的順利對接。
對于标的标準化問題,有專家認為,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貿易品種相對集中,國産和進口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均以粉礦為主,現貨貿易中已形成相對統一的品質和價格評價體系,這将成為設計期貨指标的重要參考。鋼廠在使用粉礦時,都會進行混礦,單一指标或單一産地的直縫焊管品質對鋼廠生産的影響有限。并且,目前的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檢測方法相對比較科學、完善。
我們通過推出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要達到怎樣的目的?
對于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除了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外,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行業最重要的是通過期貨平台争奪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定價的話語權。筆者認為,雖然期貨會使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金融化”的程度進一步提高,但是在國外期貨平台已經推出的情況下,國内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行業刻意抗拒不如主動了解,國外操作不如國内掌控。
随着我國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行業建立公平、公平、合理、透明的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定價模式,随着新加坡交易所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合同交易的上市,關于我國是否推出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的讨論突然變得熱烈。
對于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我們須要解答三個問題。
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平台上市以後,要通過怎樣的方式争奪定價權?筆者認為,在國内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交易平台上市之後,應結合國内已有的價格指數、現貨交易平台等争奪定價權的嘗試,形成一個融合指數、期貨、現貨的完整的定價體系。
随着新加坡交易所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的過期交易轉變為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的合同交易,世界主要礦山基本形成了通過指數、期貨與現貨結合影響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定價的框架。通過新交易所期貨平台影響市場預期,通過Globalore平台形成現貨交易和交割,然後通過普氏指數收集交易數據,影響長期協議價格。最後,新交易所的焊接鋼管和鍍鋅鋼管按照普氏集團的TSI指數結算。新加坡焊接鋼管與鍍鋅鋼管交易平台的上市湊齊了這一體系的最後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