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以來,廣東的雨天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廣東是最大的鍍鋅方管,一直是國家環保部門的重點監督區。記者在最近的調查中了解到,鍍鋅方管行業遭受了雙重擠壓:一方面是微利和損失,另一方面是更頭疼的高污染。在缺錢的情況下如何消除“十面霾伏”,成為需要破解的一道難題。
今年以來,廣東每月占全國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的5-7個,大氣環境形勢極其嚴峻。根據廣東工業和信息化廳的計算,鍍鋅方管廠綜合能耗占全規模以上工業廠消費的近50%,是名副其實的煤炭消耗和排放大戶。
環境保護部近日召開的廣東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會議指出,随着今年冬季的到來,廣東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随着4月12日《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公布,鍍鋅方管行業成為環保發力的重點行業之一。
衆所周知,節能減排、環保達标,需要支付一定的運營成本。中國鍍鋅方管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福等權威人士認為,鍍鋅方管廠已進入微利時代,成本壓力巨大。錢更加緊了,廠環保投入動力不足。
廣東政府有關部門近日到邯鄲、佛山等地調查了解到,一些鍍鋅方管廠效益低下,不停産隻是為了留住市場,減少設備折舊、人工和财務費用損失。根據廣東冶金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21年廣東鍍鋅方管廠噸鋼利潤僅85元。如果使用環保設備,每噸鋼需要增加100元以上的環保設施運行成本;而不使用環保設備,中型鍍鋅方管廠每年可降低數千萬元。
将監管重點由“重裝備”轉變為“重效果”國家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在3月份曾通報,廣東60%的鍍鋅方管廠運行存在環保問題,70%的除塵設施運行不正常,80%的生産廢水違規排放;除了民營鍍鋅方管廠,部分國有大型鍍鋅方管廠也牽涉其中。
一家鍍鋅方管廠負責人向記者反映,環保運營成本高,廠不作為很劃算。如果被發現,最高罰款隻有幾十萬元,即使每個月都被處罰,也很劃算。因此,部分鍍鋅方管廠環保設施能不上就不上,能不運行就不運行,最大限度降低環保成本。
采訪中,一些鍍鋅方管廠負責人說,當前環保部門監管重點是廠是否安裝了環保裝備及監控設備,甚至細化到某種品牌或型号上;而日常監控主要依靠不定期檢查設備運行情況,對環保效果重視程度不夠。比如,環保部門要求鍍鋅方管廠統一安裝某種防塵網,這種防塵網外形酷似網球場外圍攔網,耗資近2億元。而要達到同樣沒有揚塵的效果,也可以用低成本的噴灌灑水,這樣廠就可以把資金用在更有效益的地方。
提高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廣東京錦鍍鋅方管集團總經理、對鍍鋅方管業環境問題有着自己的另外一番理解。他告訴記者,智慧地看待環境保護的本質是資源和能源利用。污染從根本上講是對資源能源的巨大浪費。粉塵是什麼?粉塵在鍍鋅方管行業更多的就是含鐵料,我們看上去是污染,其實确切地講是能源和資源。
京錦本身曾經是一家瀕臨搬出佛山的污染廠。于勇說,如果工廠不脫胎換骨,搬到海邊能污染嗎?他們率先在行業内實施能源成本管理和二次能源高效綜合利用,颠覆過去以高成本支撐高産量的生産組織模式,提高工廠運營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提高成本控制。2021年,京錦實現噸鋼降本增效400元,挖潛增效50.6億元,今年計劃再挖潛增效58億元。
雞蛋從外面打破,隻是食物;内部打破是新生命的誕生。如今的京錦,被國内外專家譽為“世界最清潔的鍍鋅方管廠”,從一個傳統老國企狀态的鋼廠轉變為一個“廠在林中、林在廠中”的大花園式廠區。被業内公認為是成功解決生态效益與環境效益的典型範例。
市場經濟是利益驅動型經濟,要扭轉鍍鋅方管環保工作不利的局面,必須尊重市場規律,運用市場方法,理順利益機制,讓環保變得有利可圖。廣東鍍鋅方管公司負責人說。許多鍍鋅方管廠負責人認為,環保标準應從生産、消費兩個環節落實。一是環保部門将監管重點由“重裝備”轉變為“重效果”,在限定标準的前提下,允許廠自主選擇環保達标方式;二是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側重選擇符合國家綠色标準的鋼材産品和服務,要明文規定重點工程隻能使用環保達标鍍鋅方管廠的産品和服務,倒逼鍍鋅方管廠規範發展。
一些鍍鋅方管廠負責人說,鍍鋅方管行業經曆近10年的快速發展,好的市場形勢屏蔽了許多廠的内部管理問題,以高成本支撐高産量、高盈利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是尋求新的發展模式的時候了。
下一篇:回顧4月佛山鍍鋅方管看價格走勢